中国房产网 --中国房地产投融资信息第一门户 -www.juzhu.org-

房产新闻

合作动态

时事焦点

规划设计

新金融

财经视角

活动交流

在线咨询

/ - 搜文章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教文卫 >> 大爱即信仰——《猴神老哥/回家》观后感


大爱即信仰——《猴神老哥/回家》观后感

  

 

你愿意为一个陌生付出多少?你愿意为一个陌生人的幸福而暂时牺牲自己的幸福吗?你愿意为一个陌生人放下种种隔阂与偏见来帮助他吗?你犹豫了,踌躇了,但有人做到了!

 

大爱即信仰:

 

神猴哈努曼的信徒帕万,凭借着自己对信仰的执着,不远千里,将与父母走失的哑巴小女孩送回家,为此,他拿出了为买婚房而攒的积蓄,与心爱的姑娘相隔万里,并遭遇了未来丈人的不解,唾手可得的幸福就这样搁浅了,然而为了小女孩能与家人团圆,重回家园,帕万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作出了牺牲自己幸福的决定。这背后是一份深厚的大爱,一份敢于为他人牺牲自我的大爱。

然而,这个陌生小女孩,并不仅仅是一个陌生人,她与帕万分属不同的种姓,他们之间有着种姓的差距,并且对帕万来说,她还是一个异教徒,她是穆斯林,更可怕的是她来自与印度关系紧张的巴基斯坦,社会阶级差异、宗教分歧、国仇家恨就这样摆到了帕万面前。面对这一切,帕万也有过动摇,毕竟他是一个凡人,他想过要尽快摆脱这个小女孩带来的麻烦,但是天性善良的他,当发现小女孩被卖到妓院后,愤怒了,信仰给予他的正义感,让他在妓院大打出手,解决小女孩于危难中,信仰给予他的使命感,让他决定这件事情非要管到底,最终他跨越了社会阶级差异、宗教分歧、国仇家恨这种种让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与偏见的阻碍,带着小女孩,踏上了回家之路。这背后是一份包容的大爱,一份普照所有人的大爱。

回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对于帕万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他不是被边境巡逻兵阻挠,就是被警察追捕,甚至一度被关进监狱严刑拷打,在各种艰难困苦面前,帕万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誓要完成小女孩回到家园的心愿。这背后是一份勇敢的大爱,一份为坚守誓言而直面困难的大爱。

 

 

 

对帕万来说,信仰不仅仅是一尊泥塑的神猴像,更是存在于内心的大爱,一份无私、宽广而无畏的大爱,对这个世界来说,信仰不仅仅是五花八门的宗教流派,亦或各种哲理思想,更是能够跨越阶级、宗教、种族、地域、国籍的大爱。最终帕万的执着,感动了巴基斯坦的万千民众,在他们的齐力帮助下,不但小女孩顺利回到家园,帕万也安全返回印度,大爱即信仰,是全世界通用的信仰理念。

 

大爱化解印度社会问题:

 

种姓制度带来的阶级矛盾,以及不同宗教之间的分歧,是印度长期以来都存在的社会问题。

种姓制度,是根据姓氏、种族,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这原本是印度教的习俗,后来也感染了印度的穆斯林,因此印度的穆斯林群体也有自己的一套种姓划分,当然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是肯定属于不同种姓。种姓制度其根本是一种阶级制度,由高至低,不同的种姓之间严禁通婚,甚至老死不相往来,连坐在一起吃饭都是不允许的,尤其是高种姓的群体,对低种姓的群体是非常排斥的,对他们来说,与低种姓的群体来往,是降低身份和被侮辱的举动。片中帕万及其女友一家就是属于印度教的最高种姓——婆罗门,于是不难理解为什么帕万女友的父亲,频频提及种姓,对他这种守旧的人来说,破坏种姓制度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婆罗门是古时候印度社会的印度教祭祀阶层,虔诚的婆罗门贵族是吃全素的,因此帕万及其女友一家都吃素食,而穆斯林虽然不吃猪肉,但牛、羊、鸡之类的荤食,是完全不忌口的,因此小女孩在帕万家吃了几天素食后就受不了,跑去隔壁家吃荤菜了,把帕万和女友惊的一愣一愣,这是影片中相当好笑的一幕,但这背后却是非常严重的歧视现象,为什么这么说呢?既然种姓和宗教通过饮食习惯就可以简单区分,为什么帕万会误认为小女孩是印度教的婆罗门呢?因为小女孩举止优雅!这不是很可笑吗?难道这世上只有印度教的婆罗门群体,才会举止优雅吗?难道其他种姓和宗教肯定不会举止优雅吗?这个小小的细节里,就反映出种姓制度、宗教分歧,在印度造成了多大的社会影响,即便是心怀大爱的帕万也不能免俗,从这里看出,后来他要跨越种姓制度的阻隔,其实是不容易的,这是外国人很难体会的。

 

 

 

 

当发现小女孩吃肉以后,帕万还是一厢情愿认为她属于刹帝利阶层,什么是刹帝利呢?它属于印度教的第二阶层,代表着武士阶层,其中包括那些马上夺天下的国王与君主,同样属于高种姓,这又是一个反映宗教、种姓歧视的小细节,身为印度教婆罗门的帕万,执意要认定小姑娘属于印度教的高种姓,除了因为小女孩举止优雅这种偏见以外,其内在根本也是帕万不希望小女孩是低种姓或异教徒。

 

 

 

 

种姓制度不但规范着印度社会的秩序,更造成了印度社会的撕裂,尽管印度独立后,已经立法废除了种姓制度,但这种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于印度社会中,这其实是非常阻碍民族融合的,是印度社会的顽疾之一,而印度社会的另一顽疾就是各宗教之间的分歧,最显著的就是,第一大宗教印度教和第二大宗教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了。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属于不同的宗教,这两个宗教都是严禁和异教徒通婚的,所以它们生来就是互相排斥的两个宗教,这对于已经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难以理解的,我曾遇到过多次有比较新加入的印度电影迷问我,为什么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不能结婚?我回答,因为他们属于不同宗教。然后他们会继续问我,为什么不同宗教的人不能结婚?我则无言以对!这源于中国的主体文化非常世俗化,宗教对我们的影响不大,其实很多外国的国家,不同宗教之间都是不允许通婚的。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在教义上,也有很多不同,前者是多神信仰,后者是一神信仰,前者吃素,后者则可以吃荤,教义的天差地别,也决定了它们互相之间很难融合,因而印度教包容了佛教、耆那教、锡克教,唯独无法兼容伊斯兰教。19世纪初,印度教徒与穆斯林间曾因杀老牛产生过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因为印度教有圣牛文化,而穆斯林却喜欢杀牛来祭祀。

因此,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先天上就有着很深的隔阂,而历史的进程,进一步加重了这种隔阂,为什么呢?印度教是印度本土宗教,因而印度教徒基本都是印度本土人,而伊斯兰教是个外来宗教,是由入侵的穆斯林带来的,在英国殖民印度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印度由穆斯林入侵者统治,随后一些本土的印度教低种姓也加入了伊斯兰教,因此对印度教徒,尤其是高种姓的印度教徒来说,穆斯林意味着侵略者和低种姓的下等人。然而事情远没结束,这之后又发生了著名的印巴分治,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印度脱离英国殖民,正式独立。由于印度国大党拒绝了穆斯林联盟建立联合政府的要求,穆斯林领袖真纳,要求建立一个独立的穆斯林国家,于是印度独立后,分裂成了两个国家:巴基斯坦和印度,穆斯林迁往巴基斯坦,印度教徒和锡克人则迁往印度,迁移过程中,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发生了剧烈冲突,一千多万人被杀,其中七百万穆斯林、五百万印度教徒和锡克人,这一事件使得印度教徒、锡克人和穆斯林处于敌视和对立的状态,加之与巴基斯坦就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久久不能得到解决(这个问题在下面再详谈),造成印度社会普遍痛恨穆斯林。2008年11月26日晚间到27日凌晨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孟买恐怖袭击事件,造成177人死亡,250多人受伤,其中包括4名与恐怖分子交火的警察,后被证实恐怖分子是来自巴基斯坦的穆斯林。这一事件更是激化了穆斯林与其他宗教之间的矛盾,作为印度第一大宗教的印度教自然是反穆斯林的急先锋。如此,你完全能理解当帕万发现小姑娘在清真寺做祷告时的那种恐慌,对他来说,和一个穆斯林接触,恐怕比和一个印度教低种姓接触,更让他觉得艰难,好在开明女友的一番话,点醒了帕万。

可以说,伊斯兰教和印度教之间的矛盾,是不亚于种姓制度的另一个印度社会顽疾。

显然,影片是通过强调大爱,来引导人们超越种姓、超越宗教,来团结友爱,这不但是一个高尚的主题,也是一个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的主旋律内核,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虽然有各种不同的身份,但他们的内在并无两样,都是充满爱与被爱的渴求。

近年来,印度这样的主旋律作品是非常多的,比如《德里6号》,它用一个黑猴子来隐喻人们内心这种对不同群体仇视的恶疾,再如今年在中国大获成功的《我的个神》,表面是在批判宗教的盲目性,实则内里还是在劝导不同宗教群体之间,放下成见,和平相处,最终促成一个印度教女孩和一个穆斯林男孩的美好姻缘。

个人认为,越是强调什么,证明越是缺什么,或者说,越缺什么,则越是需要强调什么,印度频频出品这样的主旋律作品,恰恰证明了印度社会存在严重的种姓问题和宗教问题,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印度社会敢于面对这样的社会问题,是其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它真正做到了言论自由,也切实发挥了电影对社会的引导作用,这值得中国人深思,我们对于社会的一些敏感问题是绝对不能在电影作品中表现的,这样做真的好吗?所谓,欲盖弥彰!

 

大爱化解印巴心结:

 

如果说,之前跨越种姓、跨越宗教,还是出于国内和谐需要的主旋律而显得不那么大爱,那么强调跨越国籍,放下国仇家恨,那真真是大爱了!不得不为印度电影点个赞,这真的不容易,反观中国,天天还在播放抗日神剧,散播对日本人的仇恨......

前面谈到的印巴分治,就是印巴结梁子的起因,这件事情让许多印度人认为巴基斯坦人是背叛者,就好似大陆人民看待台独绿党的态度。

再说说印巴分治遗留的克什米尔问题。克什米尔地区位于印巴两国的边境地区,在英殖民时期是一个邦,印巴分治时邦的归属由该邦的王公决定,克什米尔王公是个印度教徒,于是他决定加入印度,然而克什米尔地区的民众大部分都是穆斯林,他们要求加入巴基斯坦,于是两国在该地区的归属上产生了争议,并为此爆发了三次印巴战争,1949年1月,印巴双方接受联合国决议宣布停火,并于同年7月划定停火线,使得两国各占一部分克什米尔。这就是为什么片中提到克什米尔时,帕万说在印度,但巴基斯坦的老人说,还有一半在我们这边。

 

 

 

 

 

虽然划定了停火线,但是印巴的关系一直不好,边境地区时常会擦枪走火,而处于紧张状态,2008年的孟买恐怖袭击案被证实恐怖分子来自巴基斯坦,也导致印度对巴基斯坦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感。因此,当得知小姑娘来自巴基斯坦,帕万女友的父亲显得异常激动,这已经不是内部矛盾,而是国仇家恨了。

正因为有这样的历史心结,印度能拍摄出一部倡导印巴人民之间大爱的作品,是非常不容易的,不但塑造了心怀大爱的印度人帕万,也塑造了多个心怀大爱的巴基斯坦人角色,这需要很广阔的心怀,但同时又不感到意外,作为宣扬普度众生的佛教起源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发祥地,印度人一向都不乏这种超越一切的大爱情怀。著名的印度国父甘地曾为了印度政府扣押巴基斯坦的款项,而作出绝食抗议,虽然他也万分不愿意印巴分治,但还是做到了坚持大爱的信仰,最终迫使印度政府归还款项,解救巴基斯坦于破产的危难之中,缓和了两国的紧张关系。2015年06月08日,印孟两国交换陆地边界协议批准书,互换超过160块飞地,这项协议使得印度损失了近一万公顷的土地,令国力弱小的孟加拉国喜出望外,印度主动选择令自己吃亏的决策,却换来了5万多民众的安定新生活,实乃大爱情怀,这也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件典范事例。印度确实是一个有着大爱情怀传统的国度。

面对印度的这种大爱情怀,不得不想到中国人自己。我们不会忘记日本侵华战争,不会放弃钓鱼岛的主权,但是不是有必要一直宣扬对日仇恨?我并不想做圣母玛利亚,我只是觉得爱的力量真的要比恨的力量更为强大,如果我们真的想做强者,就不该生活在仇恨中。

 

虽然这是一部宣扬大爱即信仰的作品,但并没有耽于说教,而是通过喜剧的方式,阐明了主题,因而整个影片一路看来,完全不沉闷,笑点与泪点穿插,让观众看来,轻松又感动。

此次担任男主角的萨尔曼·汗,是宝莱坞著名的三大汗之一,他一改往日耍帅、秀肌肉,打斗的风格,出演了这个非常走心的角色,着实令人刮目相看,个人认为这是他从影以来最棒的一部作品。

 

在猴神老哥帕万的帮助下回到家的小女孩

 

PS:片中多次提到帕万的信仰哈努曼和罗摩,他们是谁呢?罗摩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主角,他也被认为是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毗湿奴在人间的第七个化身。罗摩在是阿逾陀城国王十车王的大儿子,作为长子,本应继承王位,但不幸反被流放14年。在森林中妻子悉多又被十首魔王罗波那劫走(片中带着十个脑袋道具的人扮演的就是罗波那),幸得神猴哈奴曼相助,才消灭了罗波那回悉多,回到京城作了国王。对罗摩的崇拜在印度民间非常流行,信徒们认为只要虔信罗摩,并默念他的名字,便可得以解脱。所以哈努曼是个猴子,因此帕万老对着猴子拜拜,而帕万自己的绰号也叫神猴,他护送小女孩回家,其实就是在借用哈努曼协助罗摩回家的故事典故。

 

片中的小女孩真漂亮,眼睛大大的!

 

 

 

2017-06-09 15:07:46 来源:中国房产网 浏览:1123

站内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为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