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产网 --中国房地产投融资信息第一门户 -www.juzhu.org-

房产新闻

合作动态

时事焦点

规划设计

新金融

财经视角

活动交流

在线咨询

/ - 搜文章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房产新闻 >> 温州弃房让银行变房东 次贷危机来了?


温州弃房让银行变房东 次贷危机来了?

房子卖掉还不够偿还银行贷款,这种“倒挂”现象在温州愈演愈烈。“现在情况比较严重。”一些温州中介、银行、法院等人士最近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之前房价在高位时,满负荷贷款的新建商品房,如今在房价暴跌后,大都面临成交价低于银行贷款的窘境。同时,一些商品房价格仅高出银行最大贷款一两成。业内人士预测,在房屋供应量放大、实体经济尚无起色的当下,下半年温州房价还可能下降10%左右。从理论上看,这些商品房也将面临成交价不足偿还银行贷款的风险。
 

看到这则消息,许多人脑海中第一反应或是2008年美国版的次贷危机。

当时,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买房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但是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贷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贷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贷危机。

而如今在中国也出现这样的现状。现在“弃房”已经很厉害,房东真的没钱还贷了,也就没有什么信用可讲了。而另据一位温州大型房地产企业负责人说,下半年温州房价在现在基础上还有可能下降10%左右。从理论上看,这些商品房或将面临“成交价不足偿还银行贷款”的风险。

很多的危机其实都源于表面的“共赢”,背后却潜藏着的无尽的风险,不是不爆发,而是悄然的爆发将让人猝不及防。邪恶不容小觑,“美好”有时同样不容小觑。正如一个经济学研究者所说,能预测到的都不是危机,危机是发生在无法预测之中。

一叶知秋。温州或许早已嗅到银行信用危险的端倪。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靡,房价大幅下跌,早已让温州市政府感受到了压力。早在几天前,温州实行房地产限购松绑的消息,而这一次,包括住建部和浙江省住建厅在内的上级部门并没有出手干预。温州市住建委副主任戴旭强对当地地产政策的措辞小心翼翼——“温州的微调并没有突破政策底线。”这其中背后深层次原因是不少被困的开发商不是真正的开发商,大多是温州做实业的人。温州在经济状况好的时候,大部分的实体经济老板都涉及到房地产。大的企业去投资房地产,小的企业去炒房。但是现在,房价一路下跌,直接造成了实体经济资金链的紧张。这些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资金套牢在房地产市场之后,很难再抽身重返实业。而且,其中涉及到的资金并非小数目。温州政策松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方政府经济下滑后的诉求,也是政府寄希望用房地产拯救地方经济。

但目前,限购松绑已不能解救温州房市,更救不了地方经济。但是可以明了的是温州绝不是个案,中国还有很多个“温州模式”。中国房价飞涨,除了政府土地财政以外,房地产已经成为彻头彻尾的金融问题是主要原因之一,房子已经成为与股票、基金、债券等具有相同性质的金融产品,房地产成为了一个投资工具,不是拿来住的,因为现在购房者根本不需要过多的自有资金,而是利用金融工具进行杠杆融资,就能赚取高额利润。再加上监管不严,信用评级不够的人也能很容易得到贷款等现象导致房地产本已脆弱的神经更加不堪一击。而现如今就是最好的证明:一些温州新建商品房比最高峰时下跌了百分之三四十,个别豪宅甚至拦腰斩断,除破产企业外,一些人借款多、房产等资产又严重缩水,导致个人跑路的也比较多,尤其是之前从事担保、炒房的人士。

树欲静而风不止。今年4月,由温州党校与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合作发布的《2013年温州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未来房价仍将承受趋势性下行压力。温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温州共出让商业、住宅和商住类土地102宗,合计3,714.47亩,远远超过去年1,271亩的出让总量,同比增长454.46%。其中,住宅用地587.92亩,可供应住宅建筑超过70万平方米,出让规模接近近5年年均750亩左右的土地出让水平。

如今,多米诺骨牌效应已经显现,中国已经处于危险边缘,房价上涨也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因为关键是,房价下跌已产生信用风险,正如分析人士称,“关键问题在于实体经济,如果实体经济不好转,即便房价上涨也没用。”

2013-08-22 16:52:52 来源:中国房产网 --www.creri.com-- 浏览:11166

站内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为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